跳槽季,你是该跳,还是该留?

洼地云 tuoyidashi.png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又是一年跳槽季,每个职场中人我相信都在评估过去一年的得与失,并想为新的一年寻找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机会;而 HR 们也是忙着招人的招人,挽留的挽留,裁员的裁员。那么值此变幻莫测的时点,大家都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该跳,还是该留?如果跳,该怎么跳?如果留,该怎么留?这是本文希望引发的一些思考。

◆ ◆ ◆

十 大 该 跳

1、在现有公司现有职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工作内容没有变化,级别没有升迁的,该考虑考虑换地了。

在一家公司超过3年,通常呈现职场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该学的学了,该熟悉的熟悉了,新鲜劲也早就过去了。再呆下去,心气越呆越低,很容易就皮了。所以也许就该谋求变化了。当然,职位稳步上升的,还在不断接触新的领域和职能的,不在此列。别太担心自己履历的连续和完整,在一家公司供职3年以上,你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定力,在现今的社会,这不算是浮躁了。甚至在互联网行业,在一家公司 2年,我们就不认为是频繁跳槽了。而如果候选人在一个企业连续4年以上,我们会开始怀疑他的激情和拥抱变化的能力,反而是减分项了。

2、公司经营不善,频发赤字,收入朝不保夕的,尽早离开吧。

员工和公司的关系一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你不想和这条船一起沉没,别拖着,赶紧走吧。

3、公司管理混乱,相互倾扎,缺乏干事业的氛围。

老板不像老板,员工不像员工,熊没个熊样,各自为政,山头林立。这样的公司,也还是跳吧。

4、你确定自己在收入上不是眼高手低的那一族,你又有切实的生活压力,比如供房,供车,养孩子,孝敬老人。

现有的公司在可见的未来,也很难达到你对于收入的需求,那也看看外面的机会吧。

5、类比效应。

也就是说相对于和你同资质同水平的朋友、同事或同学,你觉得自己在职场中明显落后了一个档次,每次同学朋友聚会,你都羞于启齿自己的收入、公司和职位,或者压根就不想参加,你又不想像夏洛一样去装逼,那就从自身做起,换换平台吧。

6、直线领导很垃圾。

各种不支持,总挑刺,穿小鞋,乱指挥,没水平,狂打压,不扛事,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你又摆脱不了。如果你不想把日子过得各种拧巴,那就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里不行换那里吧。

7、对现有工作完全没有兴趣,每天一想上班就跟喝药一样难受的,赶紧换。

职业生涯几十载,没有兴趣的苦熬实在是无法想象。当然,所谓有兴趣,并不是指你就能很舒服地去做每一件事情。舒服这个事情,在工作中是不靠谱的,也肯定不是你该追求的目标。想挣钱,想成就某个目标,就没有舒服的。有兴趣是指你给自己做成一件事情一个充分的理由,你愿意为了某个目标去不断挑战自己,去克服工作中的种种不爽和困难,最后在登顶的那一刻,你可以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感。所以有没有兴趣,不是靠直觉,不是靠逞一时之快,而是要不断地磨练,各种纠结,各种痛苦,如果还是没法接受一项工作,那时再换不迟。

8、你原来在公司挺重要,各种事情都会叫你参与,突然从某个时间开始,你发现自己被边缘化了。

开会也不叫你了,负责的工作范围也越来越窄,领导也不经常和你沟通了,即使安排工作,也明显是在敷衍。这时你要小心了,很可能是被动离职的前兆。如果你供职时间不是很长,别太在意那点离职补偿,毕竟职场口碑比那重要。与其别人赶你走,不如自己体面离开。

9、发展空间受限。

80后90后的职场,是追求个性发展的职场。当你在一家公司觉得可学的东西不多了,上升空间也有限时,先客观评价一下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自己太心急,没有好好沉淀,还是确实机会成本逐步攀高了。如果是后者,可以考虑跳槽。

10、文化冲突。

这种冲突是一种深层的表达,有的人未必能说出来为什么,但总觉得和环境格格不入。在外企工作很长时间的人,通常会不适应民营企业的管理风格;在高科技企业呆惯了的人,也很难适应传统行业;从市场化公司成长起来的经理人很少能够融入国企的氛围;反之亦然。这些都是文化冲突的表现。我们可以把其总结为价值观、行为模式、管理机制、人际关系等等方面的不同。当发生这种冲突时,一般很难调和,只能选择离开。

总结:

上述 “十大该跳” 的因素中,如果你占了三个,就该严肃地考虑一下转换平台了;而如果占了五个或以上,那就别犹豫了,再呆下去小心得抑郁症。其他诸如距离太远、加班太多、公司合并、老板太抠、岗位调整、分配不公、人际关系紧张等,并不构成必然的跳槽理由,但会因为这些原因,引发深层矛盾。

◆ ◆ ◆

七 大 不 该 跳

1、在现有公司供职不足12个月的,建议谨慎考虑跳槽。

虽然互联网年代我们的时间呈现碎片化,但职业履历可不能碎片化。那些两年之内连续跳了3家或以上公司的简历,通常会被 HR 立刻扔到垃圾堆里。所以除非你有非走不可的理由,我们通常不建议在入职一年内跳槽。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最短的跳槽间隔也应该在12个月以上,如果是传统行业,则建议最少2年以上。

2、没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是对现状不满的,建议考虑清楚再决定去与留。

我们说没有一个人是对现有工作完全满意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或是收入,或是平台,又或者是团队。但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是过家家,在没想清楚自己的目标之前就盲目找下家的,经常是解决了 A 问题,又出了 B 问题,你在哪儿都呆不踏实,造成的结果就是连续跳槽,把自己的履历弄的一团糟。建议对自己和市场做一个客观综合的分析判断,把诸如收入提升、职位升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等目标做一个排序,哪些是必须满足的,哪些是可以妥协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寻找符合条件的下家。

3、公司上升势头不错,个人成长空间可期的,即使外面有不错机会的勾引,也建议谨慎考虑跳槽。

毕竟在职场中是 “就熟不就生”,现有体系现有环境你都比较熟悉,换到新单位,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会产生不少未知的风险,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虑,也还是要慎重。

4、仅仅是出于攀比心理,看到同学、朋友都混的不错,产生了焦虑感,从而想换换工作的,也还是暂时静一静。

当一个人混的不好的时候,总习惯于向外去寻找原因,认为是平台不好,行业不好,领导不好,产品不好等等,而忽略了内因。人家干的好,不见得只是人家的公司不错,更可能的是内在的某些东西在起作用。你如果不调整好自己,只是一味地想要找到各方面都契合你的平台,无异于缘木求鱼,可能跳到哪里都是一样。

5、仅仅是想多挣几两银子的,不建议跳槽。

收入的增长是一个综合而又缓慢的过程,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中,这主要是和你的综合素质相关的。虽然我们不用添加 “厚积薄发” 的标签,但只要你能力到了,收入自然就起来了。更多地看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积累,只能是短跑选手,有爆发力,而没有持久性。起个大早而赶个晚集的,在职场中比比皆是。我很认可一种说法:那些最终挣到大钱的,都不是聪明人,而是一些看上去有点笨,但善于坚持的人。

6、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生活状态有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议在跳槽这件事上采取保守的策略。

比如生孩子、结婚、异地团聚、重大疾病的诊治等。职业的选择也属于重大的变化,一般在一段时间里,不要把两件重要的事情重叠在一起进行处理,因为它们之间会产生复杂的联动效应,有可能造成你的精力无法集中、决策心境错乱,从而顾此失彼,哪件事都处理不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还是分期分批地解决为好。

7、出于一时之愤,想逞一时之快的,建议至少等到心情平复了再来考虑换工作的事。

你可能是被老大痛斥了,绩效分数被打低了,年终奖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承诺没有兑现等,因此愤而辞职,很多时候还都是裸辞。但回过头来想想,你爽是爽了,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各种论坛、朋友圈当中会因为你的快意恩仇而给你击节叫好,但煤气公司、水电公司、电话公司、房东可不会因为你的牛逼而少收你一分钱。而当你处于没有后路的情况下,下一份工作就有点逼不得已,很可能就踩进了又一个泥坑。所以客观一点,理性一点,通盘考虑一下,选择自己的最佳路径。

◆ ◆ ◆

跳槽的十大操作要点

1、明确职业目标。

确立工作目标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在我们接触的数千个案例当中,能够就此作出清晰客观理性分析的不会超过20%。如果展开来讲,这就又会是一篇万字的长文,这里只给出一个简约的框架,大家可以参照着做一个自我的设定。

首先客观地分析一下自己,看看诸如兴趣、收入、职位、发展、平台、团队、文化、距离等要素中,哪几个排前面,哪几个排后面,先拉出一个排序,别骗自己,该是什么就是什么。然后看一下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简单来讲就是行业如何,行业中的公司都怎样,收入状态,发展速度,核心技能要求等等。把自己的需求排序和外部环境要素做一个交叉比对,找出可行的发展路径,设定2-3年的职业目标,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做出以年为单位的目标分解。目标分为定量和定性两个部分,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一定要清晰,比如年薪要达到 20 万,职位要做到总监,带的团队超过 10 人等等,越详细越好。其他的技能和经验提升指标,也别模棱两可,比如 “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就不是一个可执行的目标,可以变为 “2016年要结识50个陌生朋友,每周至少1次和熟人或陌生人进行深入的沟通”。

人对自己的认知总是片面的,找几个对你了解的朋友或同事,听听他们对你的建议,或者是找到靠谱的职场前辈,让他们客观对你做个分析。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分析出这次跳槽核心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最好不要超过 3 个,1-2个比较合适。如果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分清主次,在次要目标上做出妥协。面面俱到的结果通常是面面俱不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希望从执行者转变成为管理者,学习本职能领域更高阶的知识和技能,找到能力更强的领导,去到更大的平台来给自己镀金,收入可观上升等等。

3、明确自己这次找新机会的主要渠道组合。

熟人,内推,猎头,招聘网站,招聘会,新兴的某些社交招聘媒体,你如果精力够,当然可以广泛撒网。但有相当资历的候选人要注意,把自己的简历搞得到处都是的,会让人觉得比较cheap,建议还是通过私密渠道。猎头这点需要特别提示一下,市面上靠谱的猎头太少,还是委托那些懂行的资深猎头比较好一些。

4、Looking for job is a full-time job.

说的就是要把找工作当做一项工作来认真抓起,不要有一搭没一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给自己规定每天的任务,该刷简历就刷简历,该投递就投递,该联系熟人就联系熟人,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额,这样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出来。

5、做好各种应聘资料的准备。

简历怎么写就不说了,这是入门级的功课,虽然大多数的简历从专业的眼光来看还是写的很垃圾。主要还是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特长和你心仪的目标职位目标公司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吧,给你自己一个理由,也给对方一个理由,我为什么适合这个职位,他们为什么要给我面试机会,为什么要录用我。在这里别太一厢情愿。应聘的资料还可以包括一个详细的自我陈述,能够证明过往业绩和成就的某些作品,公众号、论坛文章或博客(如果有的话)。证书什么的我是从来不看,你如果愿意也可以准备啦。(从我过往的面试经历来看,愿意用各种证书证明自己的候选人,一般实操能力都比较差。)

6、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建议不要裸辞,还是骑驴找马好一点。

裸辞虽然看起来很帅很潇洒,但最大的问题是容易把自己的心态搞坏。选择机会应该是个主动并且从容的过程,如果因为某些切实的压力,必须在什么什么时点之前找到工作,往往会陷入 “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的尴尬局面。因为心态不稳的时候,决策的标准会发生重大偏差,很难做出符合自己长期利益的抉择。

7、如果时间允许,给自己留出至少一周来做 Offer 的选择。

做到信息的充分对称,也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一下,别在重大问题没有澄清之前匆忙做出决定。如何选 Offer 是个大学问,一步错,步步错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你总不希望落到自己头上吧。有关怎么选 Offer 的问题,详见拙文 “你该如何选 Offer”。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可能不是猎头,上面有。

8、找工作不能临时抱佛脚,而要时时关注周边的信息和市场的行情,做到有备无患。

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公司就会发生变动,职位就会产生变化,就像15年那么多的互联网合并案中,无数人都在懵懂中被裁了员。平时多联系自己之前的同事,储备几个靠谱的猎头,在各种媒体上发发声,让他们主动找到你,你再来做选择,总比逼不得已落荒而逃好吧。还是那句话:你每一天都可能是在公司的最后一天。所以放平心态,早做准备。

9、提出离职遭到挽留的要注意。

中国的文化对于忠诚还是挺看重的,你提出离职,即使最终被挽留下来,老板对你的信任通常要打个折扣,如果是公司的重点部门,老板的第一反应是立刻要为这个职位作备份,因为谁都不知道你哪天就又不爽了,老板在此可承受不起反复的折腾。一旦备份到位,你的位置就很尴尬了。因此,有不少的升职、加薪的挽留是临时性挽留,纯粹属于公司目前没有可用之人,一旦老板缓过手来,再收拾你不迟。

10、大家好合好散,做好交接工作。

职场的圈子没你想的那么大,所以山不转水转,大家迟早还要见面的。遵守基本的职业操守,尽量不要一甩手给人留下个烂摊子。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是自媒体的时代,要想打听点人,打听点事,实在是太容易了。我就有好几个朋友,面试谈的好好的,在下 Offer 之前突然就黄了,究其原因,是背调出了问题。所谓和气生财,混职场还是要多栽花,少栽刺,那样从背后射过来的暗箭就会少很多。

赞(0)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优米格 » 跳槽季,你是该跳,还是该留?

评论 抢沙发

合作&反馈&投稿

商务合作、问题反馈、投稿,欢迎联系

广告合作侵权联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